鄭州規劃新添三座立交橋 解決鄭州金水路交通堵塞問題
發布時間:2018/3/22 10:19:33
為了緩解南北交通流量帶給金水路的壓力,方案提出建設兩條地下***:花園路—紫荊山路地下***和城東路—經三路的下穿***。
花園路車流量很大,容易引起擁堵,花園路—紫荊山路地下***可以解決兩條道路大量交通流無法疏散的問題。目前城東路與經三路不能互通,左轉時,車輛必須右轉到金水路上掉頭或右轉 到其他道路上左轉才能到達,增加了金水路的負擔,也增加了其他道路左轉車道的***長度。城東路—經三路的下穿***可以解決南北向交通問題。
紫荊山立交延伸到未來大道
河醫立交橋、紫荊山立交橋目前均為三層立交橋,地面為5路相交的無紅綠燈控制的環行交叉口,交通量大,機動車、非機動車之間干擾嚴重,高峰期容易引起交通擁堵。
方案提出,紫荊山立交地面層保持環行交叉口,對二層環島進行改造。紫荊山立交橋延伸過未來大道后接地,可以解決金水路(城東路—經三路段)東西直行問題,同時可以解決未來大道與金水路交叉口的交通問題。
增設人行天橋和公交專用道
方案認為,金水路擁堵的原因除了部分瓶頸路段通行能力不足外,還存在金水路主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和行人之間路權不明確、互相干擾問題。
為此,方案提出非機動車通過綠化柵欄等實現全線機動車、非機動車分離,部分路段自行車通道和人行道設置在同一板塊,緩解自行車高峰時的交通擁堵;增設人行天橋,行人利用人行過街通道過街;沿線單位機動車交通右進右出,需左轉車輛先右轉再進行掉頭。
對公共交通,方案提出設置公交車和出租車港灣式停靠站。路面寬度充足時采用常規方式,占用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空間;在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較窄路段,采用局部壓縮機動車道的反港灣布置方式。同時,把部分公交末站設在橋下,充分利用橋下空間,紫荊山立交下的公交首末站采用專用道進出,部分路段設公交專用道。
6大工程疏導金水路交通
方案提出,對金水路影響較大的規劃交通設施包括:解放路立交工程、火車站西出口工程、京廣北路***工程、京廣北路向北延接沙口路立交工程、紫荊山***工程和城東路***工程、遠期紫荊山立交三層東向高架形式延伸過未來大道交叉口接地工程。其中,解放路立交工程預計將在今年年內開工。
此外,對金水路交通具有分流功能的干線道路主要包括農業路、黃河路、隴海路三大通道,而黃河路穿越鐵路工程也在方案中有所體現。
分享到: |
上一條:鄭民高速公路戰備工程開工
下一條:長垣利通行交通設施